“阿吉!”李宪唤来身边的贴身侍卫。
“陛下有何吩咐?”
“传朕旨意,密令张麟加派人手,继续盯紧芈月和芈启的一举一动,不可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另外,不得打草惊蛇。”
“遵命,陛下!”阿吉领命后迅速退出。
李宪缓步回到案前,再次审视那封密报。心中隐隐有了计划,他必须运筹帷幄,确保大秦稳如磐石,即便风暴即将来临,也要在风雨之前掌握主动权。
他低声自语道:“芈月,李承晚,且看你们如何翻出朕的手掌心……”
李宪放下了后宫的烦扰,暂且搁置了芈月与大乾、楚国的牵连,将这些问题交给锦衣卫全权处理。他心知不论是大乾还是楚国,在当前局势下,暂时没有能力对大秦发起正面冲突。当前最重要的,是巩固大秦在新占领领土上的统治,尤其是西域和巴蜀这两个新纳入版图的地区。
他坐在书案前,摊开一份西域和巴蜀的地图,深思着如何推行土改。这一计划,在北燕推行时,极大地改善了社会生产力,巩固了他的统治基础。他深知,土地是帝国的根基,而将土地分给农民,让他们拥有耕地的所有权,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生产热情,也有助于稳定新占领地区的民心。
“阿吉,传政务堂尚书入宫议事。”
“遵命,陛下。”阿吉领命而去。
不多时,政务堂尚书李达进宫,抱拳行礼道:“臣李达拜见陛下,不知陛下召见有何吩咐?”
李宪抬手示意李达免礼,随即直入主题:“北燕的土改计划你熟悉,朕打算将这一计划扩展到西域和巴蜀,如何在这两个地区快速而有效地推行,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李达沉思片刻,心中已有一些思路,便答道:“陛下明鉴,西域与巴蜀情况虽不同,但都具备推行土改的潜力。西域自古游牧为主,土地兼并现象不严重,但需要改变当地的经济模式,将他们逐步从游牧转为农耕。巴蜀则是物产丰饶,土地肥沃,但长年为贵族掌控,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如果能够合理分配土地,必能极大增强当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李宪点点头,表示赞同,随后问道:“具体如何操作?朕需要一个细致的计划。”
李达继续道:“首先,西域地区可以采用‘屯田制’为辅,以‘分田制’为主。将土地分给当地原住民,但同时安排秦军屯田,将兵农合一的模式引入西域,以此确保边境的稳定和粮食的自给自足。其次,在巴蜀,我们需要先清理当地豪强贵族的土地,将其没收并重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户。可以成立专门的土改委员会,审核土地分配的公正性,同时保护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
李宪听后,微微颔首:“西域屯田,巴蜀分田,这的确是符合当地情况的好策略。除此之外,朕还有一层考虑——必须加强对这些地区的文化渗透和教育普及,西域和巴蜀虽被纳入大秦版图,但民心未定。朕不单要他们耕种土地,更要他们认同大秦,认同朕的统治。”
李达顿时明白,立刻建议道:“陛下高瞻远瞩,文化渗透与土改并行是最有效的策略。我们可以在西域和巴蜀设立官学,招募当地年轻人进入学堂学习大秦的语言与制度。此外,也可以通过奖赏政策,让当地有识之士自愿加入大秦的官吏系统。”
李宪露出满意的神色,补充道:“还有一点,朕不希望看到豪族反扑。对于那些在巴蜀的贵族,既不能让他们在土改中继续保持土地垄断,也不能直接压制。朕需要一部分忠诚的力量留在他们之中,以防再起动乱。”
李达躬身应道:“臣明白,臣会拟定详细计划,确保既能瓦解旧贵族的土地垄断,又能在必要时利用他们为我所用。”
李宪深吸了一口气,心中已有了全局掌控感。他明白,土改不仅关乎民心和经济,更是强化皇权的重要工具。西域和巴蜀的顺利融入,将为大秦的统一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就按此计划执行吧,尽快将细则呈上来,朕要在年内推行。”
“臣遵命,必不负陛下所托。”李达退下后,李宪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明白,眼下不只是军事上的胜利,更要在政治和经济上全面掌控,才能实现大秦的长治久安。
李达恭维过后,便退了出去,李宪却在思索中停住了脚步,心中隐隐感到一个重要问题。他在与李达的讨论中,意识到,文化推广的载体是汉字,而现行秦国的小篆虽然具有美观,但却过于繁琐,不适合快速推行。
“简化汉字,推广文化,这才是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李宪自言自语道,随即决定采取行动。
他心中已有了计划,便立刻召见礼部尚书吴翰。吴翰是个极为聪慧且通达事理的人,深得李宪的信任。李宪在皇宫的书房中,见到吴翰时,语气认真:“吴尚书,朕有一事需与你商议。”
吴翰行礼道:“陛下请说。”
“关于文化推广之事,朕认为我们必须要解决汉字的书写问题。”李宪拿起一份已整理好的现代汉字简体版本,缓缓展开给吴翰看,“如今的秦国小篆虽美观,但其复杂程度却限制了文化的传播速度。朕希望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套简体汉字,以提高百姓的识字率与沟通效率。”
吴翰仔细端详着李宪呈上的简体汉字,心中惊叹于字形的简洁与清晰。他连忙点头:“陛下所言极是,简体汉字的推广不仅能提高书写效率,也能让更多百姓受益,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因此,朕命令你尽快将这套汉字简体版本下发到全国各地,首先让大秦官员熟悉其读写。然后再逐步推广至百姓之中。”李宪继续说道,“推广过程中,要组织专门的培训班,邀请有识之士和学者负责教学,确保简体汉字能够迅速普及。”
吴翰顿时神采奕奕,回道:“臣遵旨。此事关乎国家文化的根基,臣定会全力以赴,安排好各地的推广工作。”
“且慢。”李宪又想起了什么,皱眉道,“在此之前,必须先确保简体汉字的标准化。毕竟不同地区的书写习惯可能会影响推广效果。”
“臣会立即召集各地书法名家,与他们共同讨论和制定汉字的标准,确保简体汉字的统一。”吴翰说道,眼中透着坚定的神情。
李宪满意地点头,心中越发坚信文化推广之路的明晰。他知道,汉字的简化不仅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步骤,更是一个国家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体现。
“再有,推广汉字的同时,还需考虑教育的普及,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百姓真正理解与掌握这套汉字。”李宪补充道,“可否在各地设立官学,引入这套简体汉字的教育课程?”
吴翰立即回应:“这个想法极佳,臣会在推广汉字的同时,策划相关的教育政策,让学堂教授简体汉字,让更多人受益。”
李宪微微一笑,心中一片欣慰:“吴尚书,朕期待你的佳音。大秦的未来,在于你们的努力!”
随着李宪下达命令,推广简体汉字的工作迅速展开,成为大秦治国理政的重要举措之一。各地官员纷纷响应,书法名家积极参与,教育的普及逐渐在大秦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李宪心中对未来充满期待,他知道,文化的力量将会为大秦带来更深远的影响,而这一切,只是开始。
李宪深知文化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统治与治理中。为了进一步推广简体汉字及其文化,李宪决定编写《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这三部经典书籍,并以简体汉字的形式加以传播。他相信,简洁易懂的内容可以帮助更多的百姓学习识字,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他召集了一批文人学者,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三部书籍的编写。在长安的文渊阁内,书声琅琅,文人们在灯下挥笔疾书,讨论交流,争先恐后地贡献自己的智慧。
“陛下,三字经乃是以简单的字句阐述人生道理,适合初学者入门。”一位年轻的学者兴奋地说道,“我们可以用简体汉字将其编写得更加易读。”
“是啊,简单明了的道理,能够更快让百姓明白,人人都能从中受益。”另一位文人附和道。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凡人,仙根,问天路 校园绝品医王 仙子倒追解锁神级身份我独断万古 重生之我在灵校当大佬 退伍从警路 快穿:这是我老婆 武辰涅盘 修仙之坠入凡尘 我在NBA偷戒指 开局一只麻袋,古董全靠捡 直播算命太准,全网蹲守吃瓜 晓晓与李世民 原神:前世曝光女主都来追我啦! 穿成傀儡皇帝,靠后宫和科学无敌 我穿越的平行世界居然有诡 末世苟活路 高武世界开厂,诡来了都得拧螺丝 癌症晚期,老婆白月光回来了 我是深渊 慢慢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