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八章:听闻邪神,驱逐野狐(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整体,道是系统。器是工具,器是容器。道有主动***为被动性。道是思想,器为身体。

    说白了,‘君子不器’就是君子不会成为他人的工具,君子不会被当枪使。

    也可以换个角度说,‘君子不器’就是在“为政篇”中。要为政,就是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

    “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

    从表面上看,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当演小厮奴婢的时候,就是要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就是作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

    “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要“允文允武”,成为一个通才,而不是一个专才、专家。

    ‘君子不器’还有很多种解法,要是一一说给这些孩子听,只怕这群不足八九岁的孩子,会听得一头雾水,莫名其妙。

    陈子婴随口提几句释意,便不再多说,开始例举几个小例子打趣一番,随后便从小故事说到了那‘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这年头有关历史故事主要还是陈鱼寿的《年鉴通史》,前任这个读书百万的‘大变态’当然读过,满篇都是文言文,里面的故事一个个更是味同嚼蜡。

    陈子婴讲的是罗贯中里《三国演义》,充满了与经史书籍毫不相关的套路,且又经过现代各种文艺作品的润色,趣味性十足。

    从“诸葛亮一气周瑜”说到“三气周瑜”,“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大都督吐血而死的时候已经临近中午,小小的土房子门口、窗户上满是归来的农人。他们都被引人入胜的故事吸引住了。

    “说的好。”

    不知道是谁带头喊了一声,众农人都纷纷拍手叫好起来,赞叹他学富五车、学识渊博,一时间掌声雷动。

    正在润喉的陈子婴一脸黑线,感情他们当自己是说书的来听了,总觉得有一些奇怪。

    “散吧,散吧。”

    陈子婴挥了挥手,十几个学生纷纷收拾东西离开,黄土小私塾每日都只开半天,下午是不用来的。

    “陈先生高才,竟能编出如此惟妙惟肖、引人入胜的故事,想是对于那子经史有着深入研究吧。”人群散去后,一老人踱步走出,衣着朴素,却颇具气势,正是这张家村的村长张忘年。

    张往年早年读过两年书,却没有功名,甚是崇拜读书人。他赞几句过后,却也旁敲侧击地提点一番,不要对这帮学生这般客气。

    想来是当年读书时落下的毛病,觉得老师对孩子严厉一点,方显师道威严。

    至于对陈子婴上课,他读的书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希望以后在上课能多多说一些经史子集。陈子婴点头受教,谦卑恭敬,转过头……只当没听过。

    随后张往年邀请陈子婴在他家吃午饭。一般来说,普通的小门小户每日都是吃两顿,有的甚至两顿都吃不起。不过张往年作为村长,家底自然还算不错的,还是多加了一顿午餐。陈子婴说了讲课一上午的课,不同于学生只要坐着听就好,他是老师要站着,早就已经饥肠辘辘。听到此,当然欣然答应了下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