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可以预见的结果,也是正常结果,但利益当前,又有几人能够保持“平常心”?他们拒绝参加第三次东征,实际上与他们对此次利益分配的不满有直接关系,既然你不能与我有福同享,我为何要与你有难同当?
然而,事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李风云不但信守承诺,有福同享,而且还给了他们最大利益。
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豪帅们不是欢呼雀跃,而是忐忑不安,甚至心惊胆颤。事出反常即为妖,此事太过诡异,迫使他们不得不以最大恶意去揣测李风云的真实意图。
有福同享不是这么“同享”,这里面肯定有玄机,要么这个“福”不是“福”,而是祸,祸福相依嘛,要么就是眼前之“福”不过是蝇头小利,李风云根本看不上眼,于是就做个顺水人情,以便将来他“发达”了,独吞利益的时候,可以堵住这些盟友们的“嘴”。
到底是哪一种?如果是前者,祸福相依,豪帅们的敌人或者是突厥人,或者是裴世矩,但问题是,突厥人如果攻打安东,南北战争就爆发了,突厥人有这样的胆子?至于裴世矩,因为第三次东征期间北疆安全至关重要,而安东的稳定以及对大漠突厥人的有力牵制,是确保北疆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裴世矩绝无可能斩杀豪帅混乱安东,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即便他有杀人的想法,也要等到第三次东征结束后再行实施,否则就是自取其祸了。
反之,如果是后者,豪帅们对安东大军参加第三次东征的结果实在不敢乐观,远征战场上的敌人太多,其中明面上的敌人高句丽反而不可怕,最可怕的暗地里的敌人,是圣主,只要圣主决心置安东军队于死地,命令远征军在关键时刻发动致命一击,李风云就算有通天彻地的本事也无法逆转覆灭之厄运。
另外还有一点,李风云把安东四个军的建制都给了他们,李风云的嫡系人马怎么办?李风云拿什么利益来奖赏和笼络他自己的亲信?
豪帅们想不明白,猜不透李风云葫芦里卖什么药,于是沉默不语,一言不发,完全没有利益到手的兴奋和激动。
李风云肯定要给个解释,大家都是兄弟,藏着掖着甚至有心算计只会加深隔阂和矛盾,无助于内部团结。
“东都给了每个军五千人的编制,但这对你们来说数量还是太少,远远不够,所以你们自己必须想办法。”李风云笑道,“某对你们的智慧充满信心。”
“当然,你们对某的决定肯定心存疑虑,只是你们把事情想复杂了,实际上原因很简单,还是那句话,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
“我们联盟有十万大军,东都担心养虎为患,势必要打击和削弱,而东都以安东必须参加第三次东征做为招抚前提条件,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远征战场就是个陷阱,我们还不得不跳。”李风云摇摇头,不屑说道,“东都狂妄自大,自以为是,以为某跳进陷阱就一定会死,不知所谓。某如果这么容易死,还能活到今天?还能拿安东与东都讨价还价?某要用事实告诉东都,他们不但错了,还掉进了某的陷阱,最终不得不承认安东有十万大军,不得不给予安东更多军队建制。”
李风云冲着豪帅们挥挥手,“这四个军的建制先给你们,几个月后安东会有更多军队建制,到那时你们可不要眼馋,更不要埋怨某偏袒不公。”
豪帅们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虽然依旧将信将疑,但既然李风云解释了,把话说清楚了,那不管真假,先把眼前利益拿到手再说,难不成还坚拒不要?于是豪帅们欢呼雀跃,心花怒放,大堂上的气氛随即再度热烈起来。
“不过有一点某必须郑重说明。”李风云看到豪帅们总算“放心大胆”地接受了自己的“大礼”,继续说道,“在某与主力远征期间,你们务必遵从裴世矩的命令,尽心尽力辅佐裴世矩坚守安东。如果突厥人展开攻击,你们务必浴血奋战,不惜代价守住安东。守住了安东,也就守住了你们自己的利益,这个道理很简单,相信诸公也是了然于胸。”
“另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之处,那就是我们的未来不在安东。安东仅仅是我们走向未来的起点,而一年后的南北大战则是我们走向未来的第一道生死关,如果我们逾越不了这道生死关,我们也就没有未来,甚至连安东这个立足之地都难以保全,所以,某郑重告诫你们,抓住一切机会发展壮大。我们现在的实力还是太弱,保存微弱实力毫无意义,我们唯有不断发展壮大才能走得更快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