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九十九章 面面相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也是后来孝庄太皇太后做主,让康熙能成为皇帝的一张王牌,就是他得过痘了。因此现在你看康熙的画像,你得看仔细,看仔细据说也没用,你拿放大镜看脸也没用,因为不敢画。据说康熙脸上是有麻坑的,因为痘退了以后留下疤痕,不是很多,浅麻子。所以康熙整个的形象还是英俊的,有点浅麻子,可能就更是像水中浮萍一样,不但无损他的英武,可能还使他的相貌更有特点。康熙是这么一个人,康熙因为他得过了这个天花,而且好了,所以后来就不让他在宫里住,因为宫里还有一些王子可能正还在发作,就把他搬在紫禁城外,就是现在的东华门外面北长街,现在那个地方叫福佑寺,他是在福佑寺里面长大的。他整天眼前所见到的是他的保母,有人说那不就是喂奶的奶妈子是吧?不是。奶妈是喂奶的时候才来,这个保母的“母”没有“女”字边,不是现在的劳务公司、家政服务公司介绍那个保姆,不是那个字,就是“母亲”的“母”,就是替代母亲的一种女性。负责什么呢?负责全面培养他,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进行素质教育,从小教你你要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你见人应该怎么样得行礼、请安,你社交活动当中怎么会坐有坐像,站有站像,你怎么和人对话的时候蔼人可亲,言词得当,全面培养他这个的,所以这个康熙打小就跟孙氏关系非常好,懂得他们这个关系了吧?

    康熙和曹寅的关系太不平常了,为什么说是发小呢?大家知道读书经常要有读伴,没有读伴的话,一个人太寂寞了,所以就所谓叫“陪太子读书”,康熙那个时候当然没有立太子,那就是陪王子读书,谁来陪呢?往往就从保母的子女里面来选这个合适的少年。当时曹寅当时就选来陪着康熙一块儿来读书,是一个陪读。康熙当了皇帝以后,曹寅就成为他近身的侍卫,禁卫军当中的小头目,那当然太可靠了,是不是啊?一块儿玩儿大的,这个人来保卫他多合适啊!而且后来康熙除掉鳌拜,鳌拜是一个擅权的权臣,想了各种办法都没法除掉他,你通过正式的手续是逮捕他的话吧,早有人通风报信了,而且他还可能反报复,他可能造反呢。最后通过一个什么办法?就是身边的一些侍卫包括曹寅都会摔跤,会摔跤,会摔跤的话,鳌拜进来见皇帝的时候,见康熙的时候,康熙是少年天子,就好像闹着玩儿似的,“把他给抓起来”,鳌拜就没怎么太反抗,因为都是些小孩儿,禁卫兵、侍卫、少年人、摔跤的。觉得拉拉扯扯、好玩,没想到真给他抓起来了,鳌拜身边也没有别的人。让谁来救他?没治了,就把鳌拜给除掉了,所以你想,曹寅的作用大不大啊?关系好不好啊?关系非常好。因此,康熙皇帝带着太子到南方去南巡的时候就住在曹寅家,住在江宁织造家。说实在话,这有点荒唐。因为江宁那边很多大官按官阶、按地位都比曹寅重要,更何况皇帝住的地方应该不是任何官员的官邸。应该是一个单独的行宫,康熙他就都没兴趣,你哪儿都别跟我说,我就只奔哪儿?我就奔曹寅家。就奔江宁织造那儿,我就住那儿。你看他们关系怎么样啊?住那儿以后,这是据正式的史料记载,孙氏当时还活着,曹寅的母亲还活着,(康熙)的保母还活着,孙氏,当然皇帝来了就要来谒见,要来见皇帝了。就要跪下了,因为皇帝嘛。康熙立刻把她搀起来,不让她跪。而且满脸喜色,叫做“见之色喜”,满脸高兴,而且还说了一句惊心动魄的话,跟周围大臣说,“此吾家老人也”。厉害不厉害?情不自禁,按说不应该这么说。你再喜欢她,她是一个保母而已,她是一个高级奴才罢了,但是他感情太深了,他说这是我们家的老人啊!这可是我们家的老辈子啊,他这么跟周围人说,所以被记录下来了。而且当时兴致非常高,正好萱草开花,萱花,萱草那个花在中国是象征孝顺母亲的,所以他就写了一个大匾,叫“萱瑞堂”。萱草正在开花,非常美丽,萱瑞堂,这是曹家和康熙的关系。

    太子跟曹家的关系说起来就没有这么多温馨的色彩了,就比较粗鄙。太子后来是一个很不像样子的人,到处掠取财物,多少钱他也不够用,多少银子他手里像流水一样花掉,太子是这么个人。他经常找曹家干什么啊?让他的奶公到曹家去取银子,取多少?摇摇摆摆一去,两万,开口就是两万啊,曹家就立刻想办法给他两万,给两万不就完了吗?过几天又来了,又要两万。所以他们的经济关系背后反映出来他们的权力关系。当然曹家希望胤礽、皇太子能够顺利接班,对不对啊?甭说别的,你要不接班的话,这银子不就白填了吗?是这么一个关系。

    有人就说了,你说了半天这跟《红楼梦》有什么关系呢?你不是说清史了吗?你这是痛说清史啊!咱们不是《红楼梦》讲座吗?那么好,我就告诉你,曹家和康熙,和太子胤礽的这种亲密关系,被写进了《红楼梦》,写到哪儿了?不只一处,现在我仅举一处,就是第三回。第三回你读得细不细啊?第三回“林黛玉进府”,说“林黛玉进府”,我读得很细啊,说王熙凤怎么人没到声音先到,贾宝玉,怎么一看林黛玉没有玉,贾宝玉自己就一听这个话,就生气了,就把自己的玉拿着摔掉了,这不是很热闹吗?我都记得啊,可是你记不记得,林黛玉到了荣国府中轴线的那个大宅院的正堂,看见的匾和对联呢?那是很重要的一笔哟,你不能够错过哟。于是,你就在《红楼梦》第三回里面,看到了一个金匾、一副银联,请注意了,一个是金的,一个比它低一等,但是也不是很低,是银的。

    金匾上面写的是什么呢?写的是皇帝的御笔,三个大字,叫做是“荣禧堂”。刚才我刚讲过什么啊?康熙皇帝在曹寅的家里面写过一个什么匾呢?写过一个“萱瑞堂”,“荣禧堂”的物件原型就是后来一直挂在江宁织造府的“萱瑞堂”,你从这个字的含义上都可以看出它互相的联系,“萱瑞”跟“荣禧”都是一种吉祥的,预示着这个家族会越来越繁荣的这种含义在里面。所以,曹雪芹实际上是把他祖父家里面的金匾通过艺术升华,变化为了林黛玉到荣国府所看见的这个金匾了。这倒还罢了,她看见一副银联,而且曹雪芹用笔非常仔细,他不是马上接着写银联,他还隔了一些文字,再接着写银联,这个银联是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就是把乌木上抠一些槽,然后把银子压进去。这个对联我们都记得,因为在《红楼梦》上得清清楚楚,写的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这样一副对联,有印象吧?现在我告诉你,这个胤礽,作为太子的时候,他有一副对联是备受他的皇父康熙表扬,而且他到处把它写出来送人。史书上只是没有具体记载,他也写了送给了曹寅而已,他在江宁南巡的时候送给别的官员的记录都记载在案,他没事就写自己这个名对,这是他很小的时候就对出的一个好对子,这个对子是什么呢?叫做“楼中饮兴因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你把这两副对子对比一下,上联最后一字都是“月”,下联最后一字都是“霞”。我现在让你把林黛玉在荣国府所看到的那副银联,那副银色的对联和真实生活当中的胤礽当时在做太子的时候写的对联加以对比,你会发现这两副对联是有血缘关系的,是有一个从生活真实升华到艺术真实,也就是说,就是从一个生活中的原型物件,上升到一个作品里面的一个故事里面的物件,它之间有这个关系。(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