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0章 叙别情隐现灰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人和我们奚人。辽太祖建契丹国后,奚王便与其结盟、臣服于契丹,与契丹皇室世代未婚。太祖深慕汉高皇帝,结合汉文与回鹘文,创立了契丹文,并以‘刘’姓为契丹皇族的汉姓。因汉高皇帝有名相萧何,故而太祖皇帝恩赐我后族述律氏汉姓为‘萧’。你父子相聚时间太短,故而你才不知这些。若非我老婆子当年识人不清,你又怎会自幼便于父亲离散?我愧对远山啊。如今,少不得就让我这个老婆子,把咱们家的事,给你说道说道。

    “你父亲自幼聪慧好学,文韬武略、骑射拳脚,那都是一等一的好,先帝在的时候,就很是欣赏他。当今圣上继位之初,朝中局势危机重重,圣上对他颇为倚重,他虽名为总教习,却是实握皇族嫡系十五万禁军的调军大权。怪我误信小人,你父亲亦误把那忘恩负义、数典忘祖的恶贼当作知交,不想那贼子竟勾结世仇,暗算你父亲。你父亲出事十三年之后,那贼子欺我萧氏一族无人,竟又以无耻淫词艳曲诬陷你姑姑,害她含冤莫白、悬梁自尽;之后又处处陷害你姑姑唯一的儿子。老婆子无用,竟护不住一个孩子……他刚刚十八岁,就被暗害了……”老人家说到这里,强忍着泪,眼睛却是不敢再往下望——只怕若是眼神向下一转,这滚滚的泪珠就收不住了。

    萧峰这近两年来几多波折,终于见到了这么位血亲,又是位慈爱的老人,心中对老人家已然很是亲近;如今见老人如此悲痛,萧峰亦觉得感同身受,却又不知该如何安慰。只能握着老人的手,轻声劝老人“保重身子、莫要悲伤,不然逝者在天之灵亦会不安”云云。

    片刻后,老人的悲恸略缓,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老婆子虽说已对不住你父子一次了,可如今,咱家实在是被逼的走投无路。老婆子豁出这张老脸,求你一件事。”

    萧峰赶紧道:“老人家切莫如此说,但凡萧峰力所能及,绝无推诿。还请您吩咐。”

    阿康本就听得脑子里思绪万千,乱得跟一锅粥似的,理不出个头绪;此时听了萧峰这一句,不知为何,竟觉得心惊肉跳。

    就听老妇人又道,“你姑姑的儿子,尚留有一子,今年十五岁。我日防夜防,唯恐他再遭毒手。如今老婆子岁数大了,精神不济;那起子小人却是上窜下跳,防不胜防。这孩子若是再出什么事,这大辽的基业算是尽毁了;这辽地的契丹人、奚人、汉人,怕是都要再经一场七百年前的浩劫。老婆子不求别的,但求你下山,看在你早逝的姑母的面子上,看顾你这侄子一二。只要他能平安活到继承家业、能凭自己安身立命就好。”老人说到这里,一双渴求的眼睛,深含着期盼的望着萧峰。

    看着这样一双眼睛,萧峰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正这时,帐外传来一阵吵杂,就听有人一路喊着“急报”狂奔而来。帐外侍立的大贺一打开帘子,就见一个契丹传令兵冲进来跪伏在地,气喘吁吁,口中喊着:“报太……夫人,皇太叔起兵反了!圣上外出行猎,被阻在东行宫。”

    萧老夫人听得此言,又惊又怒,一时两眼发黑。这老人家很是稳得住,饶是如此,脸上竟不显半分,她心下暗道:不成,我不能倒下!为了洪儿,为了我的小阿果1,无论如何我都得撑过这一关。

    萧老夫人静了片刻,缓过这一阵子眩晕,沉声问道:“耶律重元发兵几何?如何布兵?”

    “报老夫人,罪人之子涅鲁古召四百精兵强勇直犯圣上行宫。现已将行宫围住,捉了随驾的嫔妃美人十数人。罪人耶律重元又抓了奚族妇幼万余人,欲以之胁迫四千奚族猎夫围攻行宫、趁乱刺杀圣上。”

    萧老夫人听得涅鲁古以四百精兵进犯行宫时并不担忧,道宗耶律洪基行猎,身边随扈亲兵怎么也得百人以上。皇太叔手下的兵再精,御帐亲兵对付他们以一敌四还是能搏一搏的;待听得耶律重元胁迫四千奚人猎户为其驱使时,不禁心中大骂:此计忒也毒辣!出身奚族的萧老夫人自然深知,奚人与契丹人同源,皆是以猎、牧为谋生之本。契丹人建辽,其中少不得奚人的汗马功劳。但辽已立国多年,行伍兵勇固然比汉人骁勇,但这为谋富贵而练的本事,若与仍世代靠渔猎为生的奚人猎户、为谋生而练就的本事比起来,就不那么够看了。更可况,这四千青壮猎户的家人生死都攥在耶律重元手里,这奚人猎户哪有不拼命来的?到时八千御帐亲兵都拦不住。

    “圣上带了多少人马随扈?”

    “报老夫人,随扈御帐亲兵五百人,另有近身侍卫十二人,随行贵人百余人,侍候、仆役共四百余人。”

    萧老夫人略一沉吟,抬头望着萧峰道,“峰儿,你拿我令牌、传我口谕,随行护驾。那些贵人都不用管,你只要护住圣驾,就是我大辽的功臣,我契丹人、奚人的恩人!”

    阿康一听到这儿,心下立时明白了,眼前这位老妇人,乃是当今辽帝耶律洪基的母亲;而她所说的、萧峰那位被人陷害的姑姑,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十香词”谜案中枉死的道宗之后、契丹女词人萧观音!

    一想到此节,阿康不由的就不厚道了:辽帝跟汉人皇帝一样,有个一高兴就给人“赐姓”的雅兴,故而辽朝的名臣良相,被赐了“萧”姓的颇多,这前皇后萧观音究竟是萧峰的亲姑姑还是“一表三千里”的表姑?这老太太口口声声要萧峰看顾他“姑姑的孙子”,却只字未提那孩子乃是她老人家嫡嫡亲的曾孙子!老人家自称是萧远山的姑妈,又说萧观音是萧峰的姑姑,可是就是因为她们婆媳俩同皇太叔耶律重元反叛的前因后果都有些牵连,当年阿康读辽史的时候就八卦了一下,故而印象格外清晰——这婆媳从娘家算,是堂姐妹!这茬,怎么就在她刚刚的话里面被掩过去了呢?

    虽说阿康暗恨“契丹皇室坑人、躲过了辽帝躲不过太后”,但阿康也明白,她的疑虑,不能跟萧峰讲,更不能在此时讲。一来,萧峰骨子里“忠君爱国”的思想已是根深蒂固,你让他在此国难当头之际退而求安,那是为难他,甚至可说是在摧毁他;二来,如若不是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萧太后未必会就这么把刚认识的萧峰委以重任,既如此,不火速平叛的话,恐怕谁都难逃此大难。

    萧峰此时亦是心急如焚,他同阿康一样意识到情势危急!对他来说,保护他的族人是他天生的使命,他必须去。他纠结的是,如何安置阿康母子。如此紧急时刻,他来不及送阿康母子到安慰之处。若带着他母子,是将他们至于奇险之中;若不带着,他并不觉得他能放心将阿康母子托付给这位刚刚认下的姑祖母看顾。

    正这时,就听一阵清亮的鹰鸣,跟着账外响起一个瓮声瓮气的男子的声音:“大撒满腾古里奴请见大辽皇太后。”

    作者有话要说:1辽朝末代皇帝,天柞帝,名耶律延禧(公元1075~1128年),字延宁,小字阿果。道宗耶律洪基孙。

    历史上辽皇太叔耶律重元反叛是公元1063年,耶律洪基的母亲皇太后萧挞里死于1076年;而按照金庸在《天龙八部》里的剧情推断,金大把耶律重元的反叛发生时间挪后了28年、让辽太后至少多活了17年,这一点金庸在原著的批注还是后记里也有说明。毕竟他写的是小说不是史记。本文追随原著,让太叔、太后都“得享天年”;另外新增人物耶律乙辛亦是历史上确实存在的一朵“奇葩”,跟着沾光多活了十年。其余牵扯到历史事件之处,尽量忠实历史。

    ps:该揭晓谜底了,之前埋的线,现在开始往一块儿穿了。这个过程挺累的,亲们冒个泡,给个鼓励呗:)  寂寞会让人变态的,估计古龙小说里之所以经常留着线头让人着急,就是因为那年头没立马在网上留评这一说;P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