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
风雨潇潇孤舟摇,稻穗半卷残叶飘。纵使丰年亦受饥,布衣无处避征徭。
枪声霹雳惊日月,东瀛纷至踏山河。将士无惧洒忠血,但问行路将何方。
时间不曾停下前进的脚步,中国人民却在历史的街角徘徊顿足,迷失了方向。国共之争从未停止,日本人趁着中国的羸弱侵略步步紧逼。外忧内乱之下,有人主张团结抗日,有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有人誓要拯救国家和民族,有人只管个人生死,各种说法吵得沸沸扬扬。皖西南人民就这样在迷茫中提心吊胆地过着日子,鄂豫皖红军也在未知前路的情况下坚守着革命根据地。
潜山县城,自卫大队照例在街上巡视着,只是比起两年前松懈了很多。自从余谊密父子失势,自卫大队被红军重重地打击,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打了鸡血似地针对共产党,再加上外面纷纷传着日本人快要打过来了,自卫大队里人心惶惶,也无心巡逻。裁缝铺二楼,徐龙祥、徐东明以及老张站在窗前,将一队巡逻士兵无精打采的样子尽收眼底。
徐东明若有所思地说:“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虽然背信弃义,派兵到我们鄂豫皖地区又一次发动围攻,但共同抗日已是大势所趋,自卫大队最近也消停了不少。”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不顾个人安危,在西安挟持了执政者,逼迫国民党高官在国家存亡之际搁置争议、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一壮举迅速传遍华夏大地,消息轰动了全国,全民抗日的战线雏形已成。只是,国民党内部的声音依然达不成一致,总有人想在集中力量对付日本侵略者之前将异己铲除,以至于国民政府一边在明面上认同共同抗日,一边又在暗地里对各地红军发动围攻。鄂豫皖地区,红二十八军与各地游击队密切配合,共同抵抗了国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狠狠地消磨着敌人的气势和耐心。
“当前的局面,看着像是一团迷雾,扑朔迷离,其实只有一条路能走,日本这一仗躲不过,就看国民政府什么时候能想通了。”老张说着,将手里的烟抖了抖,掸去烟灰。
徐龙祥接着冷静地分析到:“论兵力装备,我们不如他们,论军队凝聚力和发动群众力量,他们不如我们。日本人一直虎视眈眈,外敌当前,不想当亡国奴的人心里都清楚,跟日本求和是不可能的,双方合作抗敌才是唯一出路。”说到这里,他又低头沉思片刻,紧接着抬头问:“东明大老,我们情报站对黄柏山区这一带十分熟悉,也因此截获了不少情报,在执行任务时多次化险为夷。但跟日本人的电台相比,我们不占上风。如果有一天日本人打到这里,组织上肯定会派专业的情报兵负责情报任务。我们呢?到时候就会有机会上战场杀敌”。
徐东明和老张看向徐龙祥。眼前的少年长大了,个子已经超过了他们,经过几年的风吹雨打,他的皮肤已经成了黄铜色,袖口依稀可见几处歪歪扭扭的疤痕,有的已经长出粉色肉芽。他身上的稚气抹去,眉宇微蹙,更显沉稳。徐龙祥本来就是聪慧的孩子,对局势看得清楚,经历了伙伴的牺牲后,仿佛浴血重生,整个人都沉静下来,做事更加勇敢果断,无惧生死,盼望着有一天能像红军战士一样浴血沙场。徐东明他们欣慰于他的成长,也心疼这成长的代价。
“龙祥,没记错的话,你今年十八岁了吧?”徐东明语气慈爱地问道。
“是,大老。”
徐东明点点头:“嗯,你已经是个大人了,也是个成熟的革命战士了。在工作上,我们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如果有一天真需要你上阵杀敌,你会怕死吗?”
“我不怕死,只怕自己不能多灭一些敌人。”
“好!不愧是在我党引领下成长起来的少年。”徐东明由衷地赞赏,随后又语重心长地说:“但有一点你要记住,所有为了革命事业冲锋陷阵的人,都不是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是我们这些人的牺牲,可以让民族和人民更好地活着。”
“嗯,我记住了!”徐龙祥坚定地点点头。
国内形势正如他们判断的一样,不久后,日本便直指北平,于7月7日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宛平城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随后,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9月,蒋介石发表团结御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