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东南的吴越大地之上,吴国、陈国所组成的联军和楚军之间的战事依旧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虽然这场大战的战场处在远离中原的偏僻之地,但是其依旧吸引了天下大多数游学士子的目光。
原本在这场吴楚之间交锋真正开始之前,这些人都不免倾向于楚国会成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者。
毕竟相对于那个此前被越国覆灭重新建立没有多久的吴国,如今国力仅次于西部秦国的楚国实在是没有多少失败的可能。
这场战事的初始阶段,战场的形势并没有出乎这些士子的预料,甚至楚国还以无比迅猛的速度拿下了吴国的都城。
就在天下之间的士子们都认为楚国要不了多久就能像覆灭越国那样覆灭吴国的时候,挟着吴城大胜之余威而北上吴国重镇丹徒的楚军却没有继续如同之前那般顺利的局面。
数月之间,楚军不仅仅在前后两个方向遭到了来自吴军的攻击被搞得焦头烂额,甚至还在丹徒一战之中落败于对面的吴陈联军之中。
常言道:“兵败如山倒。”
更何况楚军这次落败的,还是这一场决定整个走向的重要战役。
丹徒一战胜利之后的吴陈联军就如同吴城之战取胜之后的楚军那般,如同秋风清扫落叶似的发动了无比凌厉的反击攻势。
短短时间之内,战事开始之初吴国除了吴城以外的丢失土地,全都被吴陈联军尽数夺回。
不仅如此面对摆在自己面前的大好局面,身为吴军主将的凌奕并没有贸然率军强攻吴国都城吴城,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
在布下重兵围困吴城之内楚将上官祖钊麾下的楚军的同时,吴军主将凌奕果断选择反其道而行之,沿着楚国北伐吴国的道路发动了对楚国的南征。
吴国、陈国所组成的联军先是和楚国大司马昭奚恤麾下的士卒进行了小规模的较量,可是楚国大司马昭奚恤麾下这支由越地的贵族临时拼凑起来的大军如何会是对面经历了一场场战火洗礼的联军对手?
当见识到对面楚军士卒无比孱弱的战力之后,吴军主将凌奕和陈军主将田忌在一番商议之后,果断发动了对这支部队的总攻。
几乎没有花费多少工夫,吴陈联军就彻底击溃了这支乌合之众,其后吴陈联军的兵锋直指越地最为重要的城邑同时也是原先越国的都城,会稽。
当这场战事进行到这里,天下之间那些之前对于楚国无比自信的士子,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事实上无话可说的又何止这些身处局外的旁观之人,身在局中的楚国君臣的心情此刻却也颇为复杂。
但是心情复杂归复杂,楚国的当务之急便是尽快结束这一场已经没有什么意义,继续拖下去只会消耗楚国国力的战事。
为了实现停战这一目的,楚国上层摆出了两手准备。
其一为军事,其二便为邦交。
在军事方面,为了尽早摆脱对面的吴国、陈国所组成的联军对越地、乃至对楚国其他部分土地的威胁,这一次楚国可以说是大动干戈。
伴随着郢都楚王宫之中楚王芈良夫的一声令下,一支二十万人的大军无比快速地集结完毕。
这一次楚国没有了之前对于吴国、陈国两国的轻视,而是将其作为了一个无比难缠的对手。
此番二十万大军出征,为的并不是什么反败为胜,而是为了尽快结束这一场对于楚国来说已经失败的战争。
不仅如此身处楚国都城郢都之中的楚王芈良夫,还希望用这足足二十万人的大军,告诉天下之人一个消息。
那便是楚国虽然输了这一场对吴国、陈国的战争,但是楚国依旧能够随时动员一支数十万人的大军。
楚国依旧是那个国力仅次于秦国的南方霸主。
不得不说楚王芈良夫下出的这一步棋确实精妙,这一支整整二十万的楚国大军也算是气势汹汹。
不过无奈有一个因素的限制却让楚王芈良夫的这步棋,一时之间却是难以形成效果,这便是楚国那堪称辽阔的国土。
众所周知楚国所占据的土地虽然十分辽阔,但在两千多年之前的这个战国时代,这些地方多是还没有经过大力开发的蛮荒之地。
楚国的核心之地乃是荆湘,而此刻吴楚交锋的主战场却在越地,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都有一千六百多里更不用说是其中那曲折的道路了。
就算楚国能够利用江水运送粮草辎重以减轻楚军行军的压力,但是要想让这一支楚军在短时之间之内抵达吴楚前线、挽救已经危如累卵的战局。
这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于是,这个时候就不得不谈到楚国所准备的第二个手段,邦交。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