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见都不重要了,一切都要看李帅的意思了。
皇太后一笑的:其实你们大可不必担心,我了解应龙这孩子的为人,他是不会跟他弟弟去争夺什么皇位的。
闻言,寇相点了一下头:老臣也了解李帅的为人,他淡泊名利,不愿意做官,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啊。此次李帅如果平叛成功了,那就是我大宋国的救国英雄,再加上他手握全国的兵马大权以及他的特殊身份,又有众多朝臣们的拥护和支持,就算他不当皇上不在皇位之上,那他也已经是皇上了。
而皇上虽说在皇位之上,但却已经是一个被架空了的,说了不算的皇上了,皇上这几日不去上朝,也是因为他看透了这一点,于是干脆来了个破罐子破摔,散手不管了。
闻言,皇太后一愣的:这个我倒是没有想到,俗话说得好,天无二日,国家不能有二主,现在我大宋朝竟然出了两个国主,这怎么得了啊,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国家非乱了不可。
脸显愁容的:这可怎么办啊?
就在这时,宫门突然被撞开了,就见九妹一头闯了进来,礼都忘了施了,冲着皇太后就高兴的大喊:太后,大捷,我们胜了,洛阳王兵败逃回洛阳城了。
闻言,皇太后先是一愣,之后从椅子上一高跳起极其震惊的:什么,我们胜了,九妹,你说我们胜了,真的吗?
九妹兴奋的:太后,我们胜了,真的胜了,我师父把洛阳王给打败了,现在洛阳王已经逃回洛阳城去了。
这时八姐从外面跑了进来,然后向九妹埋怨的:九妹,你怎么跑到太后这里来胡闹了,快给我出去。
话罢,向皇太后施礼惶恐的:太后,我妹妹年轻不懂事,没有经通报就私闯进来了,请太后恕罪。
九妹一笑的:姐,我不是胡闹,我是来向太后报喜的。
皇太后一笑道:若在平时,她这么冒冒失失的私自闯进宫中来,本
宫是一定要治她的罪的,但今天九妹是为了报喜才私闯的,本宫高兴,闯宫之罪就免了。
八姐忙道:谢太后。
话罢,一拽九妹:九妹,还不快随我出去。
寇相忙道:九妹等会儿再走,本相还有话要问她。
话罢,向九妹问:九妹,你快把昨晚李帅与洛阳王作战的事情来给我们讲一讲。
闻言,九妹点了一下头,思索了一下讲了起来:昨晚我师父和四老,噢,也就是东擎天、北玉柱、西头佗、南红丐四大绝世高手,他们-------
九妹绘声绘色的把昨晚的战事向几个人讲述了一遍,听得几个人目瞪口呆。
听九妹讲完后,八姐向皇太后道:太后,如没什么事的话,我们就出去了。
皇太后向她们挥了挥手:没事了,你们出去吧。
八姐拉着九妹急急的走了出去,从外面传来八姐的话语:九妹,你能不能改一改你这冒失的毛病呀,不然你非闯出大祸来不可。
二人走后,皇太后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就听她突然道:应龙即将功成班师回朝了,怎么办呢?
闻言,寇相一笑的建议道:太后,其实这件事情并不难办,让李帅离开京城,离开朝廷不就行了么。
闻言,皇太后脸色一变的:什么,你让本宫把应龙削职赶出京城,这怎么行,应龙平叛立下了大功,救了我大宋朝廷,论功该升赏的,怎么能贬出京城呢,如果本宫这么做了,你让众朝臣怎么想,让我大宋国民怎么来看朝廷。
话罢,顿了顿,接着又道:再说了,应龙也是先皇的亲生儿子,堂堂的皇族,即使是寸功没立,也应该封王的,更何况他还立下如此大功。
闻言,寇相忙摆手道:太后误会了,老臣不是要把李帅削职赶出京城,老臣的意思是,趁李帅立此大功之际重封,但要封的远一些。
皇太后先是楞了一下,之后点了点头:这倒是个办法,不过------
看着皇太后犹犹豫豫的样子,寇相猜出了是怎么一回事,于是问:太后是不是还下不了这个决心啊?
皇太后长叹一声道:他们两个都是我的亲生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话罢,顿了顿,接着又道:应龙是哥哥,原本就是皇位的继承人,而且又吃了那么多的苦,本宫亏欠他的实在是太多了,可现在又要把他给调出京都,这也实在是-------
实在是什么皇太后没有说出来,但是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寇相道:可是------
没等寇相把话说出来,就被皇太后一摆手阻止住了,接着她道:寇相,道理我都懂,你不用再说了,这件事情我要征求应龙的意见,如果------
那就没办法了。
也就是说,这件事情要李应龙自己来做决定,如果李应龙不同意调出京都的话,那没办法了,只能如此了,或者说,只能是李应龙收回皇位当皇上了,毕竟李应龙现在无论是在声望上,还是在实力势力上都已经远远的超越了他的那个皇上弟弟了。
寇相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于是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点了点头道:老臣明白了,老臣告退。
其实归根到底这是人家皇族自己内部的事情,一个外人最好不要牵涉进去,当年诸葛孔明不就说过一句话么,间不疏亲。
皇太后向他挥了挥手。
寇相向皇太后施了一礼,然后转身走出了慈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