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此番博弈,非兵多可胜,实乃人之比拼也。
有了这个解释,马璁离开大同就变得轻松了,弘治八年四月二日,大同总兵马璁正式卸任离开,继任者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
同时,大同的所有边将,除了很少的一部分之外,其他人都被调往了九边重镇中的其他地方。
弘治八年四月廿八,马璁到达宣府,宣府之兵同时开始调动。
这一次的调动,可以说是大明立国以来最大的一次调动。宣府、大同、辽东三地军兵完全调动得面目全非。而且这三个地方的调动只是将领调动,小军官和普通士兵完全没有调动。
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的调兵过程中发生的粮草损耗,同时也能够让这三个跟张儒有关系的地方重新回到朝廷的怀抱。
如果这些地方继续由以前的人掌控,就算辽东缑谦已经归老,就算张安能够保持中立,就算马璁能够按兵不动,朱佑樘也放心不下。
那毕竟是几十万军队,而且都是边关重地的精兵悍将,随便拿一个出来就足以碾压京中京军的存在。
作为一个皇帝,他不会去赌。
弘治八年五月初四,马璁正式回到京城,没有理会那个一脸歉意迎接自己的父亲,马璁只是进宫给皇帝请了安,就去三千营上任了。
回到京城正整整三天时间,马璁没想过回家看看已经两鬓斑白的老父,吃住都在军营中的他,仿佛忘了自己曾经是一方总兵。
三千营由于一开始就是蒙古人组成的军队,这些年在三千营任职的也依然都是当初成祖爷麾下那些蒙古勇士的儿孙。
一般汉人将领,完全没法让这些蒙古勇士后裔言听计从,蒙古将领的话,又没有汉人将领那般忠心。
是以三千营一直都是一个尾大不掉的问题,这百十年担任三千营主将的人不知有多少,没多少能够坚持一年以上。
到了成化年间,三千营索性就成了一个摆设,朝廷每年花不少银子养着这些人,而这些人却无法再为朝廷效力。
马璁的到来,是不是能够改变三千营的颓势,谁都不知道,事实上皇帝也没有让马璁来改变三千营现状的想法。
昔日的蒙古勇士在京城过养尊处优的生活,已经彻底消磨了身上的野性和战斗力,哪怕马璁能够让他们恢复先祖往日雄风,他们也不再是当年的三千营。
马璁的回京,让朱佑樘稍稍放下了心,毕竟这在以前是一个最大的难题。
他还以为是马文升的功劳,不仅加封马文升为太子少保,还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夸了马文升一番。
领受着皇帝的夸赞,实际上马文升心里跟哑巴吃了黄连一样,有苦说不出来。他知道这不是自己的功劳,但是又不能跟皇帝解释什么。
弘治八年六月中旬,三大重镇调兵完毕,至此,张儒在九边重镇中的力量全部被瓦解。这也意味着,一旦朝廷对福州用兵,张儒将再无边卒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