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号路17号这个地址,吕恩普谁也没有说。
杨玉珊是海沽站的联络员,她掌握的大部分联络人,吕恩普都知道。
以后,只要偶尔来看看,就可以了。
第二天,吕恩普化装后,在二十四号路17号斜对面,找了一家咖啡馆,坐在靠窗的位置,耐心的观察着杨玉珊家。
快到中午的时候,杨玉珊突然开了门,吕恩普以为她要外出。
正准备去结账时,发现杨玉珊只是将一个扫帚挂在门外。
吕恩普的眼睛,顿时眯了起来。
吕恩普是军统的情报组长,对杨玉珊的行为,实在太熟悉了。
这是要与人接头的暗号,也就是说,今天会有军统的通信员,或者运用人员,去杨玉珊家送情报。
一般来说,联络员有固定住所,只要是信得过的人,都可以直接上门。
若是双方都需要保证安全,就会在外面找个合适的地方交换情报。
吕恩普的好奇心很强,哪怕知道,来接头的是自己认识的人,他也想确认一下。
然而,吕恩普一直等到天黑,除了一名当值巡捕敲门进去聊了一会外,并没有其他陌生人。
吕恩普恍然大悟,他终于确定,与杨玉珊接头的,就是那位巡捕。
吕恩普的记忆力也很好,虽然不认识路承周,但他记住了路承周的相貌。
哪怕路承周的相貌再普通,在吕恩普这个受过特务训练的情报组长面前,还是逃不过法眼的。
路承周并不知道,吕恩普因为对陈世光不满,竟然监视杨玉珊。
这种行为,是军统的大忌,也是所有情报机关不允许的。
自己人监视自己人,很容易引发激烈矛盾。
与杨玉珊接完头后,路承周与闻健民见了面。
自从学生自治会的宣言发表后,闻健民就像霜打的茄子。
他得到的情报,是11月底,学生才会有行动。
前几天,川崎弘跟他说起此事时,闻健民还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的情报肯定准确。
没想到,学生自治会,马上就发表了宣言,让他在川崎弘面前无地自容。
“闻兄,你是不是听错了?上个月底,听成了11月底?”路承周安慰着说。
“我怎么可能听错呢。”闻健民叹息着说。
他原本就瘦削,眼睛也不大,此时更是双目无神,暗淡无光。
闻健民怀疑,可能是肖殿荣对自己还不是完全信任,或者他得到的消息也有误。
“以后,是否还要与这些学生接触呢?”路承周问。
“当然,不把学生当中的共产党揪出来,绝不会放手。至于你这边,如果没时间的话,可以撤出来。”闻健民说。
“可以。”路承周回答得很干脆。
闻健民的身份,早就暴露,他哪怕再狡猾,也只是在演一出丑剧罢了。
1935年11月初,南京政府财政部发布公告,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法币制度。
公告指出:“自近年世界经济恐慌,各重要国家相率改定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